建奴要加价?这虽然令王九愤怒!但来自后世的他,对此早有心理准备。首先,所有心怀鬼胎养打手的阴谋,其实都很难掌控!养狗养成恶狼…并最终反噬的例子比比皆是。比如着名的九要要;比如国中哈士奇;比如山东妖乱……四条腿的狗?那是经过了几千年驯化,关键还脑子不够灵;两条腿的狗?驯化时间不够长,且其智商不比主人差多少。其次,浑河一战!建奴也确实损失蛮大,几乎已伤筋动骨。所以,它确实有要求加价的理由。贵人们爱的是钱,赚的也是大钱,当然不可能直接给建奴钱!老奴也不会问他们要钱。所谓加价,其实要的是大明的地盘。沈阳之外,老奴最想要的地盘是哪?辽阳……这也是王九不撤往辽阳的原因之一!甚至是最重要的原因。建奴已得沈阳,若再让他占了辽阳?则辽河以东大小七十城堡,必将或降或逃!大势下,谁也指望不上。除非再出个像他王九那么倔强,还那么能打,且很有钱的人……这几乎不可能!这就是王九的愤怒。大片的国土、无数的百姓…沦陷、蹂躏!以及前后以十万计的将士们热血白流!辽东的贪官污吏皆可杀!朝廷大员皆可杀!东林君子尤其可杀……但是,已有心理准备的王九,却几乎已经看开:若不揪出这一切背后的贵人!若不铲除造成这一切的土壤!杀?杀得过来吗!于是,他跑来了广宁;于是,他要大操大办喜事;于是,这个喜事还得适当延期——坐等辽阳陷落。否则,他现在能做什么?经略府一声令下、或朝廷的旨意一下!他就再带着两千多残兵败将赶去辽阳?毫无意义的白白送死?至于王化贞?这孙子聪明,他救了他自己一命!跟银票无关——那还不如直接抄家;跟他的态度也无关——这本来就是帮向强权低头的货!万世降表就是这类人永远的品质。这孙子的聪明之处,就在于他早已明白王九想干嘛。于是,他向王九证明了他的价值。王化贞不单是广宁巡抚。身为内阁首辅的得意门生!就连兰星公子这类贵人,也多少会给他点面子。连建奴要加价的隐秘事,他们也在隐晦地知会王化贞……这种事,王九肯定感兴趣!且希望能持续得到信息。……谋划王化贞的事放下了!辽阳会失陷的事,王九早有思想准备,却无能为力。但有一件事卡在王九心中两三年,至今都不知该如何处理。以前,双方都在装糊涂,都小心翼翼不戳破。但现在,王九却不能再装糊涂了!因为事关他三个可托性命的、最好的兄弟。契雪、纪白、蕲射……三人是黑户,也是正宗戚家军的后人!而这,王九其实早在大前年就已明白。三人其实也猜到了王九已明白,却至今都没说破。事情要从二十多年前说起!那时他们三人还没出生……天下强军非戚家军莫属!这支部队几乎百战百胜,在戚继光率领下,创造了无数辉煌。但他们的结局……战死沙场或许是战士的最高荣誉,而这些久经战阵的勇士,最终却死在自家人的屠刀之下。此事便是朝野皆知,却讳莫如深的所谓蕲州兵变。主流观点、民间舆论都认为:此事其实是南北兵之争!是北兵无耻屠杀了南兵。且煞有介事、有理有据,在充分佐证这个观点。包括戚家军后人……首先,就是当年的军界双骄…李成梁与戚继光不睦。戚继光的军功自不必说,李成梁镇辽三十年,大明东北方向的确祥和安宁,蒙古与女真都很服贴。有句话叫文无第一、武无第二,这么两个背景不同的杰出之人,却被安排着当了邻居。一个是长年的辽东王;一个自平倭后,就一直待在蕲镇当总兵。心中能没比较?朝廷制衡之术下,能不给他俩制造点矛盾?史载:“然蓟门守甚固,敌无由入,尽转而之辽,故成梁擅战功。”戚继光用兵如神,守卫边境自然不在话下,蓟门被守得是滴水不漏。蒙古人要劫掠?自然得绕着走!于是,李成梁的战功就多了……戚继光胸怀宽广!但他底下等着战功升迁的将领,能没怨言?还有的时候,戚家军奉命助李成梁作战。那自然会全力以赴!但打跑了鞑靼,李成梁会服气吗?其次,就是戚家军与李家军着名一次争执。1592年,爆发了万历朝鲜战争。戚家军也在征召之列,而此次前线主将是李成梁的儿子李如松。李如松一贯骄横无礼,加之两军之前就有予盾。于是,李如松就将平壤最难攻克的牡丹峰…交给了吴惟忠。当时戚家军主要有三位将领,分别是吴惟忠、骆尚志、王必迪。然而此战中,戚家军表现凶猛异常,率先攻下牡丹峰,吴惟忠胸部中弹,但仍坚持指挥战斗。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,后面更精彩!史称:“南兵不顾生死,一向直前,吴惟忠之功最高。”李如松安排作战,将最难攻下的地域交给戚家军,或也有削弱南兵的意思。若戚家军失败,李如松不仅能找回面子,还能借此重罚戚家军。而此战戚家军表现十分出色!据说,更让李如松心怀忌恨。战后,李如松并没将首功记给戚家军,而给了己方的杨元、李如柏。史载“当初南兵先登有功,而李提督不为录功,是以南兵多怨对者。”李如松不给戚家军记功,引起戚家军强烈不满,不仅如此,就连战前承诺的三百两银子也不给。然后,戚家军部将王必迪…让李如松很没面子。吴惟忠为人较厚道,加之有伤,倒没有和李如松争执,但戚家军从来不是吃素的,游击王必迪就找上门和李如松理论。游击和李如松职位相差很大,但王必迪…却敢当面指责李如松!这让李如松很没面子。史载“先上城者与银三百两,或授以都指挥佥使,今者先登者众,而三百两银何在?指挥佥使又何在焉?是谓不信也。大军不为前进,只率先锋往击,一有蹉跌,大军挫气而退,以是言之,非不智为何?如此而可以攻城耶?”攻城之前,戚家军来不及吃饭,就将其拉上战场;立大功后,之前奖励不给兑现;在作战中,只让戚家军作为主攻先锋,后方部队则一有情况马上撤。王必迪直戳李如松肺管,要求拿回赏金,将李如松怼得哑口无言。李如松面对王必迪指责并没发作,因为实在没理。最终,他只好把那三百两银子给了戚家军。这就是所谓南北兵矛盾深的由来。当年惨案据说根源在此……惨案过程。1595年,戚家军已回到驻地石门寨,军饷却还没发。且辽东经略宋应昌为鼓舞士气,还曾将戚家军原本每年18两军饷,提高到43两。就这样,由于长期得不到军饷,戚家军将士们终于无法忍受。他们找到蓟镇总兵王保,将士们想要回自己本应得的军饷。结果,王保命戚家军校场集合。士卒以为要给发军饷了,就全集中起来。可在那等待他们的并非军饷!而是一场大屠杀。没有携带武器的戚家军,多达三千余人尽数被屠戮。史载,“蓟三协南营兵,戚继光所募也,调攻朝鲜,撤还,道石门,鼓噪,挟增月饷。保诱令赴演武场,击之,以反闻。”以及“建昌营调南兵三千留养,以备倭之缓急。而十月间,以离家日久,钱粮不给,含忿谋作乱。事觉,杀三千三百余口。”王保只是个总兵,他有胆擅自杀人吗?还一杀就是几千将士。最可恨的是:王保杀完人之后,他不仅没遭到惩罚,反而还升官了。而戚家军那些冤死、逃亡的将士们!却扣上了个谋反的帽子。史载“巡关御史马文卿庇保,言南兵大逆有十,尚书石星附会之,遂以定变功进保秩为真。”巡关御史,可以理解为专门的巡视组组长。庇保,庇佑王保,巡关御史马文卿这家伙,他说南兵有大逆之罪十条;而兵部尚书,防长吧,比防长还权大得多。尚书石星也这么认为…戚家军有造反大罪。于是,朝廷就形成定论:戚家军造反罪证确凿,总兵王保平叛有功!该升官受赏……当时,抗倭援朝还没有结束,还正值用人之际……真是丧尽天良、无耻至极。为国南征北战、功勋卓着的勇士!足以震倭、震虏的将士!其热血没慷慨到沙场,却惨遭无耻算计、屠戮、追杀,以强扣上的反贼之名。无耻算计、屠戮、追杀英雄的人却平叛有功!而这样的千古奇冤?前世就对戚继光、戚家军景仰不已的王九!却是穿越后才听说。而且,若非因神秘的契雪三人!若非这三人是他最好的兄弟!若非王九秘密地四处打听、求证?他至今都不会知道!因为此事,朝野讳莫如深。:()开局明末战场,首秀三连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