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来觉得公主出嫁更自家没什么关系的官员,这会儿也起了心思。蒙古人尚公主,当了驸马又不好好伺候公主,这叫什么档子事。
你们伺候不好有人愿意伺候啊,京城这么多有爵位有家底的人家,愿意舍一个儿子出去尚公主的多了去了。
至于宗亲们,对这事就更上心了。毕竟除了皇上的女儿抚蒙,这些年还有好些郡主县主也赐婚嫁去蒙古了。
这一嫁过去,还不是好坏只能全凭人家了。有些姑娘性子烈还好些,有些姑奶奶从小就养得连说话都温声细语的,一招嫁去蒙古,家里哪能不惦记。
现在好了啊,端静公主都和离了,噶尔臧都被关起来了。明面上只说是为了太后丧期大不敬,可傻子也知道这事是皇上为了女儿出头啊。
很快,不管是跟着皇家公主郡主回京奔丧的,还是这次不用来人还在蒙古的,都掀起了一股捧公主的风。
本来日子过得和顺的,自然越发爱重府里的妻子,毕竟谁也不想做下一个噶尔臧。日子过得鸡飞狗跳的,也全都偃旗息鼓。
过不了咱不勉强行不,公主郡主瞧不上,咱们躲着偷着去过自己的小日子去。公主这边咱们就当伺候主子了,伏低做小把这阵风躲过去再说。
这确实不过是一阵风,但有了这个开始,以后不管是嫁了人还是未嫁的公主和宗室格格们,就算是多了一层倚仗。有一就有二,往后总会更好的。
等到太后的丧礼全部结束,把棺椁送入孝东陵安葬之后,这场持续了一个多月堪称盛大的葬礼才算是结束了。
丧仪有时候不光是后人做给外人看的仪式,从另一种角度上来说也是为了给亲人一个缓冲的时间,忙起来就顾不上悲痛了。
给太后结结实实以日代月守了二十七天孝的康熙,脱下孝服整个人看上去清瘦了一大圈。原本就现了几分衰老的帝王,如今就更加显年纪了。
上了年纪的康熙,终于腾出空来召见已经回宫住了一段时间的女儿。
“女儿给皇阿玛请安,皇阿玛万安。”
“起来吧。”
公主和离的事闹得是沸沸扬扬,噶尔臧已经正式收监,等再过些日子就要处斩了。但康熙和端静这父女两个,却是今儿才头一回坐下来好好说说话。
“在延禧宫住着可还习惯。”
“从小住着,没有不习惯的地方。”
端静从小就是个娴静少语的性子,小时候每次端静见亲阿玛都是跟着荣宪一起。
荣宪似一团火,那时候的荣妃还有宠,一个月里康熙总要往荣妃宫里去几天,连带荣宪从小跟康熙就亲近。
端静则不然,布贵人无宠她也只有年节里才能见到康熙。这会儿对着康熙,想亲近却又实在无话可说,就只能这么安安静静的坐着。
“既回来了,以前的事就不要多想了。”
端静的身体还没养好,脸色也已经比之前好了很多。可看在康熙眼里,还是觉得自己这个女儿看上去孱弱病态,可怜得很。
“往后,是想跟着你额娘住在宫里还是出宫去。以前没给你在京城准备公主府,等过阵子天气暖和了,朕给你挑一个好的。”
“女儿想住到宫外去。”端静低着头,说出来的话却十分出人意料。
“那日大嫂和十弟妹去接我,在马车上的时候弟妹就说开春了,城外的花也要开了,说是外边的景致极好,要约女儿去踏青策马。”
“宫外……”康熙没想到自己就这么随口一问,没想到这般瘦弱的女儿还真要出宫去,“你一个人带着女儿,可行?”
“皇阿玛放心,当年随女儿出嫁的丫鬟和嬷嬷都还在,她们很能干。缺了的侍卫宗人府和内务府那边已经给女儿补齐了,长史他们也从蒙古接了回来,女儿不缺什么。”
端静想得很明白,自己要是现在决定留在宫里,那下半辈子就再没有出宫的机会了。
自己可以留在宫里安然养老,但呼伦还小,她得替女儿打算。
有公主府,女儿跟自己在公主府住几年,等把管家和往来交际学好了,在京城里找一户好人家结亲不难。
要是一直留在宫里,端静怕女儿到时候还会走上自己的老路。
第152章第152章端静的公主府……
端静的公主府就挑选在离直郡王府两个胡同之外的地方,原先是一个老王爷的府邸。
那府里传了几辈人子嗣一直不丰,好几代人都是单传。从郡王降等袭爵成了贝子爷,这一辈儿就生了两个格格。贝子爷这些年折腾纳了不少姨娘进门,可惜一个儿子都没生出来。
前几年京城有那嘴上不积德的还说什么贝子府上两个格格,越长越不像贝子爷了。这话传到人家正主耳朵里,差点没把人给气死。
为此那贝子爷是宗人府也去统领衙门也去,说是人家蔑视皇家,要都给抓起来。
要说皇家倒也没错,人家也姓爱新觉罗,往上数几辈子确实是一个祖宗。可真要为了这种是事大张旗鼓的抓人,别人乐意不乐意不知道,反正胤俄不同意,还不够丢人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