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在您说要守孝三年,好些已经谋算着送女儿进宫的人家都傻了。这要是三年不选秀,自家姑娘的年纪就大了,再送进宫去即便留牌子,皇上喜欢不喜欢都不好说了。
好在守孝不耽误恩科,四爷很快就把恩科的事给定了下来。这一年考上的进士那就是正儿八经的天子门上,新帝登基处处都是要用人的地方,必须慎之又慎。
为此,胤祐和胤俄是见天的被叫到宫里去,他俩一个在礼部负责恩科具体事宜,一个管着京城内外安全,这考试期间的护卫防卫自然也包括在里头,甚至查作弊也是其中一样。
幸好今年过年宫里没有大操大办,各府上也消停得很,年三十晚上一家子聚在一起,吃了一顿热乎乎的素饺子,就算是把年过了。
但即便是这样,府里三个孩子都特别高兴。
以往过年都是一大早就要进宫去,随大流这里祭祀那里磕头的,一整天下来裤衩子都被风给吹得透透的。
孩子们对先帝这个皇玛法本来印象也就那么深,除了过年过节进宫磕头,连单独说话好像都没有过。
今年哪儿都不用去,自然就谈不上多难过。
一人吃了一大碗素饺子之后赖在禾嘉跟胤俄屋子里不肯走,晚上尼楚格睡在两人外间的暖阁里,有碧纱橱隔开里外,谁也吵不着谁。
弘暄照旧带着弘晙睡在西暖阁那边,老大一个王府一家子就非得挤在正院正屋这几间屋子里,谁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好,都特高兴。
在府里过得高兴,被他皇帝四哥抓了壮丁也不觉得多难过,整个春天都忙忙叨叨这件事。
等殿试考完张榜,天气已经彻底暖和起来,因为先帝驾崩而笼罩在所有人心头的郁气,也基本散得差不多了。
雍正元年秋,废太子上奏折自请出宫搬去已经建好的郑家庄王府,四爷答应了,出宫前两日送了圣旨去毓庆宫,册封胤礽为理亲王。
圣旨下来,心绪最复杂的莫过于直郡王。胤禔是怎么也没想到,当年那般必死的局面还能得到今天这样的结果。
本以为这辈子都会忿忿不平,但其实这还刚活了半辈子,那些所谓的不平也只有夜深人静睡不着的时候,会偶尔想起。
更多的时候琢磨的,都是这几年该怎么开源节流,给弘昱和底下几个孩子攒家业和嫁妆。
自己至今还是个郡王,看样子老四给了自己出府的自由就不会给亲王的爵位。想要当亲王,恐怕要等到死后哀荣了。
胤礽想的没他大哥那么多,郑家庄前前后后修了几年,他现在就想搬过去过几天什么都不操心什么都惦记的好日子。这幅身子病病歪歪的谁知道还能活几年,可别王府没住够人先死了。
至于朝廷天下社稷这些事,哟,那都多少年没想起来了,以后也不必再想起来。
理亲王很快就从毓庆宫搬去了郑家庄,连带弘皙和弘晋也跟着过去了。说是天气热了要给阿玛侍疾,其实就是躲一躲风头,把废太子出宫这事给避过去。
随后过了两天,皇后就请这些妯娌们进宫,说是四爷跟她商量等三年孝期满了,各府就能把后宫里的娘娘们接出宫去住。
如今乌拉那拉氏是跟着四爷一起住在养心殿后殿的体顺堂里,也就五间房的大小。
一来是方便夫妻两个一起给先帝守孝,二来也是两人这些年习惯了住在一起,非要给乌拉那拉氏暂时挑个离养心殿太远的宫殿去住,两人都不怎么乐意。
就这么先凑合着,等孝守完了让这些兄弟们把宫里的太妃都接出宫去,没儿子的全挪到慈宁宫宁寿宫去住,到时候皇后就能搬到养心殿后头的永寿宫里去。
四爷都已经给乌拉那拉氏规划好了,等搬去了永寿宫,到时候再把永寿宫旁边的启祥宫打通,到时候皇后理事可以在启祥宫,起居在永寿宫。
帝后两个就这么前后挨着,想要找对方说什么事情,或是晚上四爷想要从养心殿出来往后宫去皇后那儿,都极方便。
所以这事不管是想要接额娘出宫的王爷们,还是想要搞装修翻新的四爷,都觉得特别好。只有禾嘉听着无所谓,十三福晋也挠挠头不说话,这不是婆婆早死了,想接也没人接嘛。
没有大事,日子过得平淡且舒心,三年孝期听着吓人,其实一晃眼也就过了。
四爷带头老老实实给先帝守了三年孝,底下这些王爷们谁也不敢胡来。顶多是找借口往城外园子里去小住的时候,偷着改善伙食吃点好的。
等到守满二十七个月摆坛祭奠磕头出孝期的时候,禾嘉跟胤俄都忍不住相视对看了一眼。从两人成亲起至今十几年,风风雨雨好的坏的,竟也这般有惊无险的走过来。
往后的日子或许好,也或许还有诸多艰难。但没有关系,这一路走下去身边还有人陪,就再没有什么好害怕与彷徨的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