胤禛伸手将包裹往耿文华面前推:“你打开看看。”
耿文华有些疑惑,看样子也不是衣服啊,她伸手拽着包裹中间的蝴蝶结扯了一下,露出里面莹白色的珠子。耿文华眨眨眼,心里就有了些许猜测。她干脆将包裹完全打开,随后就忍不住露出笑意:“珍珠衫?”
胤禛点点头:“你试一试。”
是白色珍珠做的珍珠衫,用的并不是很大颗的珍珠,但品相一样,大小一致,又都是颗粒饱满,这样的珍珠也并不是很好找的,尤其是这一件珍珠衫,用的珍珠还不少。
耿文华将珍珠衫打开,并非是一整件,而是那种围脖样式的,前后两片半圆形状,长度正好到胸口,下面则是长长的流苏珠子,也是珍珠所做,中间打结的地方,则是点缀了粉色珍珠,正中间一直到肚脐位置,则是挂了蓝宝石所做的长坠子。
耿文华眨眨眼,这个,好像和慈禧画像里面的珍珠衫很相似?但慈禧是太后嘛,人家用的宝石是大红色的,而且流苏好像是用东珠做的?
所以她这个,还是有些不一样的。
反正不管一样不一样吧,至少眼前这个男人是将她的话放在心上了,她说想要一个,他就给送了,只这份儿心思,她就挺高兴。
虽然她也不稀罕什么爱情,可别人放在心里,哪怕是他是在答谢她生了孩子,是在答谢她提醒了真空技术,但终归是送了,总比什么都没有。他将她所做的一切,生孩子,做工作,都当成理所当然,对她的辛苦付出视而不见的强。
“多谢王爷,我可太喜欢了。”耿文华笑着将珍珠衫往自己身上套,她想要这东西也是看电视看多了,好像富贵人家小姐都有这么一件衣服一样,她现在好歹也算是有钱人,怎么能没有呢?
就跟名牌包包一样,她不见得多喜欢,她甚至也没觉得多好看,还觉得有些丑,但别人有,她也得有啊,不然大家一起出去玩儿,她难不成拎着个塑料袋啊?也不出片啊对不对?
不是虚荣心,就是一个反正自己买得起,就跟买衣服一样买来做搭配的物件。
胤禛看了片刻,微微皱眉:“这件衣服有些不搭,颜色过于暗沉。”
耿文华笑道:“我知道,我就是试一试,那王爷觉得什么颜色比较搭?我要不要做几件新衣服?”她忽然起身:“等一下,我去挑几件衣服来。”
正好之前还做了汉家女子的裙子,也都拿出来,堆在软榻上让胤禛看:“旗装的好,我觉得穿这种比较好看,若是这种裙子的话,我觉得对襟的该是不错的。”
胤禛也挺有心情,帮着她搭配:“这一身颜色过于沉闷,需得搭配些亮色的首饰来点缀,不然看着像是二三十。这裙子呢,倒是不错,轻巧活泼,和你性子很有几分搭配。”
不光是搭配衣服,还要搭配香囊荷包手帕挎包,不得不说,胤禛的眼光果然是十分独特,审美也很好,耿文华向来是比较喜欢活泼些的搭配的,毕竟她才二十来岁,就算是上辈子,也还没来得及走进婚姻的坟墓,也没经受过社会的毒打。
她学的东西多而杂,但她生活阅历却是少的很。她去旅游看的是风土人情,也并非是感受悲欢喜乐。
胤禛的眼光呢,是偏好与清雅雅致的。他搭配出来的衣服,让人一看就觉得读书气质浓重,若是穿上,看起来就像是恬淡安静的一幅画。
耿文华自己更像是颜色浓重,情绪奔放热烈的油画,胤禛给她搭配的,更像是经过时光的国风画。
但女人嘛,谁会将自己的风格给完全框定死了?我今天喜欢小清新,我就打扮成小清新风格的,我明天喜欢阳光,我就打扮成阳光灿烂的风格。
所以她也不觉得胤禛搭配的和自己不合适,她照旧兴高采烈的试穿,就像是模特一样,换好了在胤禛面前走秀:“是要这样子吗?”
胤禛生平头一次……体会到打扮洋娃娃的乐趣,哪怕是亲生的女儿,也轮不到他打扮啊,有亲娘有奶娘的,他每天顶多是抽空抱一抱。
于是现在,兴趣更浓重,一会儿点头:“这个项链差点儿意思,我记得刚才有一个金项圈?换金项圈试一试?”
“这一套可以,日后若是参加赏花宴之类的,可以穿这一身。”
“这一套和花盆底不搭配,需得穿绣鞋,鞋子上面绣上蝴蝶,和衣服相得益彰。”
“这个花盆底有些太矮了,显得衣服很累赘,可有更高一些的?”
耿文华来来回回倒腾,于是胤禛不光帮她搭配好了赏花宴要穿的,还帮她搭配好了下雪天穿的,去庄子时候穿的,在花园里面喝茶穿的,给那拉氏请安时候穿的……
几乎要将她的衣柜给翻腾一遍。
耿文华不停的吩咐知春:“将这一身搭配给记下来,好记性不如烂笔头,你拿着一张纸大致给画下来,随后做成册子,日后我们就按照这册子来搭配。”
这样一来,她自己省心,胤禛也高兴,一举两得。
至于过段时间厌烦了——胤禛也没下令说必须要按照他的搭配来穿啊,那到时候自己换一换不就行了吗?
两个人在这儿玩儿的还挺高兴,一直到吃饭时候才停下来了这种走秀。晚上胤禛自然是留在玉兰院这边的,到第二天早上早起的时候,耿文华大约是因着前一天太累了,竟是一点儿没醒过来。
既然没醒,胤禛也就摆摆手,没让丫鬟嬷嬷去打扰她了:“早上天儿有些冷了,让她多睡会儿。”
今儿是大早朝,他需得尽快走了。
知春来叫耿文华起床的时候,都已经是要到去请安的时间了,赶时间,她穿戴好,索性拎了滑板车往石榴院那边去,无论如何,车子的速度都是要比人腿的速度快一些的。
进了门略等片刻,那拉氏才出来,一出来就笑道:“今儿一早,皇上对外下旨,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……这可是普天同庆的大喜事儿。”
什么意思呢?就是说,现如今朝廷呢,繁荣昌盛,国家收入到达了一定程度,朝廷不缺钱了。以前朝廷征税是分两种,一种是人头税,一种是田税。人头税就是丁税,你家有多少人,就交多少人头税,田税就是田地税,家里多少田地交多少税。
人头税这东西是自来就有的,甚至有些朝代呢,人头税过重,百姓生孩子都生不起,那多出来的怎么办呢?交不起税啊,就只能是将孩子给溺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