也幸好耿文华不知道老太太心里那些念叨,要知道,必然是要腹诽几句的——先帝是仁君,可也就是太仁慈了,为了那仁君的名声,留给胤禛的江山那可真是……八百万两的国库,勾心斗角的朝堂,习以为常的贪污受贿,无处不在的党争。
耿文华笑着问道:“额娘可是有什么为难的事儿?”
瞧着老太太好几次欲言又止了。
耿家很有分寸,老太太欲言又止,那就必然是遇上事儿了,不知道该不该找她做主。既然耿家有分寸,耿文华肯定要问一问了。
老太太顿了顿点头:“是有一件事儿……你做了皇后,咱们家得你的恩,你阿玛现在也是承恩公了,可这承恩公的爵位……”
耿文华有一个大哥有一个弟弟,按理说,这爵位该是给老大的,但老大残废了,可老大残废了,老大还有儿子。
这闹不好,就要跟那拉家一样了,一个爵位,哥哥要,弟弟也要。
耿文华沉默片刻:“这爵位,给大房。不说理法如此,就说大哥这些年在福建,为我办事儿,也算是尽心尽力,十分辛苦,大哥如此辛苦,为了什么呢?”
人活在世,不都是为子孙吗?
顿了顿,她又说道:“至于小弟,暂且别急,咱们府上,能有一个爵位,怎么就不能有第二个了?回头我问一问皇上,看能不能给小弟个差事。”
这言下之意就很明显了,若是差事办得好,估计就是能再有个爵位的。若是办的不好……耿文华没说,老太太也没问。
第249章第249章情深似海。
等送走了耿老太太,耿文华也忍不住叹口气。人之常情,尤其是做父母的,一个爵位又不是几两银子,银子可以平分,但爵位分不了。但爵位这东西,又是十分重要。
多少人家,几代人付出都不一定能得个爵位。耿家……也是机缘巧合了,有一个爵位至少是能保家里三代富贵荣华的。所以老太太发愁也是正常的,两个儿子嘛,不患寡而患不均。
她虽说是等日后……等日后其实也不一定有机会。
这又不是乱世,乱世一个军功拿到手,就算是没拿到爵位,那也必能升官发财。可现在,太平盛世,上哪儿弄个功劳让耿家弟弟得呢?
下午弘昼进宫来,耿文华就难免将这事儿拿出来和他唠叨。
弘昼就笑道:“额娘也是多心,二舅舅有本事,自然是能有可立功的机会的。他若是没本事,功劳放在他跟前他也看不见。回头我去外祖父家看看,若是二舅舅有心思,我让他到山东一趟。”
耿文华诧异:“去山东做什么?”
“剿匪。”弘昼说道,顿了顿解释道:“山东那边最近出了个悄悄会,和白莲教勾结,宣扬什么真神救世,邪教这东西,危害深重。”
多少寻常人家,但凡遇上邪教,都是家破人亡的结局。
尤其是那白莲教,之前曾听说江南那边,有个女人毒杀一家七口之后投奔白莲教,入了白莲教做了仙姑。而且,令人发指的是,这女人毒杀一家子,并非是因为一家子亏待她虐待她了,而只是因着白莲教承诺给她一个仙姑的位置,让她带着家产投奔。
一家七口啊,公婆小姑子,丈夫孩子……鲜活的人命,说没就没了。
以前耿文华看电视,还觉得白莲教这种收容穷苦女人的地方,就算是有罪孽,
罪孽也应该是有数的。但听闻了这事儿之后,她就觉得白莲教当真如同一块儿腐肉,散发着让人恶心的味道。
而且,大多数的穷苦女人,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分辨力。她们以为白莲教说几句好话就是为她们着想了,却从不知道,白莲教不做赔本生意,白莲教看上她们,就是为了要她们一条命的。
所以对于邪教,耿文华也是觉得,必得连根拔除才行。
山东那边既然出现了邪教,那朝廷派兵剿灭,也是理所应当的。
她就是对耿家弟弟的本事有些怀疑:“他能分辨的出来谁是被逼迫的,谁是本就心存歹念的吗?”
弘昼笑道:“回头我找个有能耐的照看着二舅舅就是了。”
有事儿谋士上,有功劳耿家小舅舅领。
耿文华就忍不住抽了抽嘴角:“这可真是……人家能平白将功劳让出来?”
“额娘,这天底下有许多聪明人,有些能入仕,有些却是因着各种理由,并不能入仕的。既然不能入仕,他们凭什么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呢?再者,人生于世,总要有个赚钱养家的渠道吧?空有一肚子聪明,没个赚钱的渠道,那怎么养活妻子儿女?”
聪明和赚钱,从来都不是相等的。有才华,有谋略,并不代表就能在商场上肆意纵横了。
所以这世上,也才有谋士这种存在。
当然谋士也是要谋前程的,就比如耿家这事儿,他帮着耿家得了功劳,耿家就祝他一臂之力,让他能有个出仕的机会。
耿文华点头:“那这事儿额娘就交给你了,不过,你也量力而行,若是能,也算是耿家的福气,若是做不到,那是耿家无福,你也不用自责。”
弘昼笑嘻嘻的:“额娘放心,我从不是会将责任往自己身上推的。”
说着耿家的事儿,弘昼又提起来噶尔丹那边的事情:“不老实,怕是年后又要起战乱。”
又要打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