再者,不说那些乱七八糟的主意和想法了,自己其实也是有些……很舍不得她的。看见她高兴,自己也高兴,看见她难受,自己也心疼。
胤禛反过来捏住耿文华的手:“弘昼也大了些,原本就说今年搬出去的,索性趁着这次……”
不等胤禛说完,耿文华就打断:“等我病好了再搬出去,不然我生着病,他本就不安心,再让他搬出去,他心里怕是更惶恐。”
胤禛没说话,耿文华赶紧撒娇:“我都生病了,你就答应我吧~求求你了,王爷,胤禛,四爷,爷~”
一个字喊的九曲十八弯。
胤禛连眼角都忍不住抽动了一下,赶紧拦住:“好了好了,别叫了,应了你就是。”
他顿了顿又说道:“可惜了,原本沙俄来访,我还想着带你去见识见识呢。”
这倒是个稀罕事儿,耿文华赶紧问道:“什么时候来?来的是谁?”
胤禛说了个名字,耿文华眨眨眼,一脸懵圈,没听过啊。沙俄来访是在十月里,耿文华就有些无语:“还有一个多月呢,我难不成一个月还养不好病吗?到时候我必定得跟着去见识见识。”
胤禛笑了笑,不说话,有这个心气儿就行。人嘛,活的就是一口气,你若总打不起精神来,这病就好得慢。打起精神和忙碌,那可是两个事儿。
耿文华说着话就又有些犯困,胤禛伸手扒拉她眼睛:“不能睡了,一会儿该晚上了,这会儿睡过头,晚上就睡不着了。既然醒过来了,我让弘昼和小格格先回来看看你,也让他们安安心。”
孩子们来是带着口罩来的,进门之前耿文华就先问了,确保带的好好的,这才给进。
小格格眼睛还红通通的,弘昼也是很担忧,进门就先问:“额娘好点儿没?”
耿文华笑眯眯的,捏着两个小孩儿的小爪子:“好点儿了,放心,额娘过两天就好了,大夫都说不是什么大病,你们这几天在福晋那边,要好好听话知道吗?也要好好吃饭,好好睡觉,生病可不好受,生病又疼又难受,还得吃药呢。”
小格格忙点头:“我不生病,我
好好的,我听额娘的,我也听嫡额娘的。”
顿了顿,又赶紧说道:“罐头快做好了,明天就能吃,我给额娘送,额娘吃点儿罐头就好了。罐头甜甜的,喝药之后也吃罐头。”
耿文华赶紧点头:“那我可就等着吃了。”
弘昼也连忙说道:“我明天上学呢,额娘不是喜欢吃宫里的点心吗?我给额娘带点心回来。”
不管他们俩说带什么来,耿文华只管点头应,孩子们的孝心嘛,她不能拒绝。哪怕弘昼那点心是捏碎了放在荷包里带回来的……算了,想必宫里的太监想的周全,能给他个食盒让他带回来。
他们俩说了片刻,胤禛就让人又将他们给送走了。
因着耿文华实在是撑不住想睡觉,干脆这晚饭就提前了,耿文华也没什么胃口,就吃了半碗白粥,之后又喝了一碗药,在胤禛的陪伴下,立马躺床上睡觉去了。
也不知道是实在是累,还是药物的作用,反正几乎是脑袋一沾上枕头,脑袋里就什么都没有了,昏沉一片。
睡觉这东西,果然是治病的好法子。
到了第二天,一睁眼,外面已经是天光大亮,胤禛也已经上朝去了,整个玉兰院,安静的连外面风轻轻吹过的声音都能听得见。
她整个人都感觉,轻了许多,不像是昨天,浑身上下沉甸甸,活像是压在石板下。
就这样略躺了片刻,她才拽了铃铛叫人进来。
“小主,大夫交代,还是要吃清淡些。”知春进来伺候她梳洗,又轻声说早饭的安排:“奴婢自作主张,让厨房还是送了白粥来,又搭配了两样小菜,还有一个奶馒头。”
耿文华点头:“很不错,陈嬷嬷可有来过了?”
知春笑道:“是,陈嬷嬷昨儿不知道您生病了,早上特意早早过来,奴婢说您生病了,就送了她去石榴院那边。”
耿文华生病不用习武,但小格格还是要照常练习的,所以陈嬷嬷就需得去石榴院那边。
早饭果然是清淡的很,她都怀疑那小菜里面没放盐。但也不知道是生病味觉发达还是如何,这清淡的,她居然也觉得挺好吃,很合胃口。
吃了早饭,大夫过来把脉。她现在虽然好些了,但高烧并未完全退,所以这药方也并未修改,就还是昨天的方子。
耿文华让人送了大夫,再让人将躺椅搬到屋檐下。她也懒得自己看书,高烧烧的眼睛不舒服,干涩,索性就让人在旁边念,她闭着眼睛听。小风吹着,倒也惬意。
第149章第149章先吃药养着吧。
说是养病,也当真是养病。耿文华惜命的很,明知道这个年代的医疗不如现代,自然不会硬扛着让自己短命,她要是死的早……儿子闺女可怎么办呢?
所以,从生病这一天开始,她就当真什么都不做了。铺子里的生意自有掌柜的,庄子上但凡没有天灾人祸,基本上年年都一样,也不用额外留意。
果树的事儿,胤禛自会交给别人,也不用耿文华跟着操心。
弘昼照常上学,塔纳跟着那拉氏启蒙,算来算去,哪儿还有要她操心的地方?
于是,上午跟着陈嬷嬷习武,也不打拳练鞭子了,这段时间暂且改成了五禽戏,八段锦,金刚功之类的。下午就看书,听戏,眼看快颁金节了,过了中秋府里也没那么忙,那拉氏就特意请了说书先生,还有几个小戏子在府里,专门让府里的女眷们放松。